山东商务职业学院经济应用数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依托“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经济应用数学》第三版(主编曹爱民、王岳)、“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经济应用数学》第二版(主编李忠杰)、《高等数学--信息化分级教程》(赵明才)建设而成。经济应用数学是高职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掌握经济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不仅是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更是适应未来职场需求、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基础。 作为一门逻辑严密,系统科学的学科,本课程在对学生认识数学与经济社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新意识等方面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一、课程定位及理念 (一)课程定位 经济应用数学是高职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该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与自然、社会关系的理解,认识数学的科学与文化价值,提升问题解决与创新能力。该课程借助数学软件、编程和统计工具,帮助学生探索客观规律、为专业问题分析能力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该课程既是工具学科,也承担着文化育人功能,有助于促进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价值观,提升职业素养。 (二)课程理念 高职教育旨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突出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提升职业素养等“综合素质”,使课程教学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相适应,与人的全面发展相适应。 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借助信息化教学平台,改革教学模式,使学生参与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计算机软件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为解决实际问题、探索数学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建立多样化课程评价体系。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探索增值性评价、用好结果性评价。 二、课程目标 主要目标 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方法,发展科学思维,提升数学应用能力。学生通过课前线上“任务—自学—探讨—测试”、课中线下“问题导入—小组互学—总结解决”及课后“巩固提升”实现知识内化和迁移。 1.在知识方面:本课程资源建设共分四大模块,包括极限与连续、一元函数微积分、多元函数微积分、微分方程。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微积分的基本思想和计算方法,并学会应用。通过课前线上自主学习,测试平均正确率达到32%,课中集中学习的测试平均正确率为71%,课后巩固学习的正确率为93%。 2.在能力方面,本课程让学生具备较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辩证思维,能收集和处理项目信息;能总结解决问题的要点;具有探究合作能力;具有创新能力。 3.在素养方面,具备精益求精、用于进取的职业道德;拥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拥有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 4.让学生除了学习手动计算的同时,学会现代化软件计算,将数学实验融入到课程的教材之中。Mathcad软件很好地实现了高等数学的自动化计算。(Mathcad在计算的方便性上优于MATLAB,Mathcad即输即得,后台编程,极大地方便了各种工程计算。)让学生学会便捷的Mathcad软件作图,为学习分析提供强大的图形分析使用功能。 三、主要内容特点 1.分级 本教材针对大部分高职学院学生类型复杂多样,为了更好地体现因材施教,本教程分A、B、C三级,适用于不同基础的学生,对应配套的资源库建设中的自动化习题库设计分10个难易梯度级别,难易梯度标识码为01、02、03、04、05、06、07、08、09、10,只要键入难易梯度标识码就可以搜索到具有个性诊断作用的难易梯度试题,教师端和学生端都可以做到。这项工作非常繁杂,工作量大,但我们还是完成了自动化智能题库的分类推送。这是我们资源库建设的重要特色之一。 2. 高等数学的实验实训 本教程引入了先进的Mathcad实验实训教学。Mathcad prime3.0 实现了高等数学的自动化计算,Mathcad即输即得,后台编程,基本上按自然表达式的输入方式即可实现自动化计算。可以完成极限、导数、不定积分、定积分的自动化计算,并可以制作函数图像。 3. 交互性自动化考试套题 提供智能组卷与判卷功能,实现信息化考核。我们制作了较为高端的自动化考试试题。该系列套题界面友好,智能判卷,实现了自动化考试。这是我们资源库建设的重要特色之一。 4.音乐相册 我们每一章制作了音乐相册。将公式与知识嵌入音画素材,学生在欣赏音画的同时对公式、基本知识形成了无意识记忆,增强了学习体验。这是我们基于教材教法的一个考虑,是我们资源库建设的一大特色。 三、课程考核 本课程贯彻“全面考核、综合评价”的原则,构建多元考核评价体系,具体考核项目包括:考勤、课堂表现、作业、项目方案及最终报告等,各项均按百分制予以评分或折算。课程总评成绩由过程性考核(占比40%)和期末考试(占比60%)共同构成。 过程考核包括线上学习进度(10%)、课堂参与及小组表现(10%)、实验报告与平时作业(20%),并引入“增值评价”机制,关注学生的个体成长与进步轨迹。期末考试为统一命题的闭卷笔试,严格遵循学校相关考试管理规定,命题内容覆盖教学核心范围,突出经济应用导向,重点考查学生对数学工具的应用能力以及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建模、分析与求解能力。
课程视频
课程简介